老农总结:油菜播种“3忌2要”,忌啥?要啥?照做保苗齐苗壮!
一场秋雨一场凉,九月正是油菜播种的黄金时节。老农们常说:“播种若得法,丰收才有望”。那些藏在实践中的播种秘诀,正是苗齐苗壮的关键。
一场秋雨一场凉,九月正是油菜播种的黄金时节。老农们常说:“播种若得法,丰收才有望”。那些藏在实践中的播种秘诀,正是苗齐苗壮的关键。
会种菜的人都知道,挑选合适的种子是获得好收成的第一步。但很多人不晓得,有些蔬菜必须用新种子,而有些用存放过的旧种子效果反而更理想。今天就帮大家理清这个问题,让你在种植过程中少走弯路。
哎呀,各位菜友小伙伴们,最近是不是手痒痒又想种菜啦?秋天可是咱们的“黄金种植期”啊!但先别急着抡起锄头冲进菜园——今年听我一句劝:有些菜,真的不能抢“早班车”!你越晚种,它长得越疯,产量翻倍不说,口感还特别甜脆!
你家青菜种子撒下去10天还没出苗?邻居张大妈却3天齐苗,绿油油一片!上周去她家菜园,菠菜芽顶着露珠,香菜苗密得像草坪,她说"这招比啥都管用,今年秋天种啥出啥"!原来她破解了秋播不出苗的5大死穴,今天就教你"秋播五绝",撒种就出苗,出苗就齐整!
种胡萝卜的乡亲们都知道,苗期管理是关键中的关键。一招不慎,可能就会导致减产甚至绝收。那么,如何才能培育出苗壮根粗的胡萝卜呢?下面就为大家揭秘老农的“3水2肥1间苗”秘诀!
最近天气开始转凉,不少菜农已经开始准备种植秋豆角了。种秋豆角可是个技术活,种好了能连续收获好几茬,摘都摘不完;种不好可能就是光长叶子不结荚,看着都着急。
随着天气转凉,太阳虽然还挂在头顶,可一早一晚的风里已经带着点凉意,菜农们心里都明白:秋季种菜最忙的时候到了。要想秋播蔬菜长得好、产量高,其实就掌握好几个关键技巧。
大蒜是家家都用的调味菜,也是不少农户的经济作物,种得广、用处多。它的根不深,主要长在10-25厘米的土里,喜欢凉快天气,不怕冷,但怕热、怕积水,种的时候对时间和管理都有点讲究。种大蒜最关键的是,得让它在冬天来之前长出5-6片叶子——这时候的蒜苗养分足、抗冻,能
不是水肥不足,不是天气无常,而是无处不在、杀之不尽的地上地下害虫!从播种开始,蛴螬、蝼蛄、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就直接啃食种子和根系,导致出苗不齐、弱苗频发;而生长期蚜虫、飞虱等地上害虫持续侵袭茎叶和穗部,不仅直接影响光合作用,还会传播病害,造成小麦千粒重下降、品质
种了一辈子萝卜,我发现好收成从整地就开始了。秋季萝卜怕板结、怕生肥,咱们得先把地深耕30厘米以上,晒上3天太阳杀杀菌。基肥必须用腐熟的牛羊粪或堆肥,每亩撒2500-3000公斤,再掺50公斤草木灰和15公斤复合肥,用耙子拌匀后起垄——这样土壤疏松透气,萝卜根才
秋天种大白菜,浇水真不是随便泼泼就行!今年天气忽干忽涝,要是浇不对,要么白菜蔫头耷脑长不动,要么直接烂帮烂心全白种。种了半辈子菜的老把式都知道:啥时候浇水、怎么浇,直接决定白菜包心紧不紧、能不能存住。今天就把压箱底的浇水秘诀全说透,照着做,你家白菜也能长得梆硬
大蒜播种后常遇 “出苗慢、苗弱、蒜头小” 问题,80% 是播种肥选得错 —— 大蒜苗期需 “养根 + 补磷”,单施腐熟粪肥缺磷(蒜头膨大缺 “动力”),单施过磷酸钙土壤板结(根系扎不深)。而 “腐熟粪肥 + 过磷酸钙” 混用,能实现 “长效养土 + 速效补磷”
俗话说“苗好一半收”,对于生菜种植来说,播种阶段更是决定了后期产量的高低。掌握几个关键窍门,你也能种出又密又壮的生菜苗。
年年种葱年年愁?别人的葱白粗得像小棒,你的却细如草,冬天冻死一半,贱卖都没人要?别怪运气,问题就出在“时机”上!白露葱的黄金种植窗口只有短短10天,早一天死苗,晚一天亏产,踩准了才是真赚钱!
种红菜苔的乡亲们都知道,苗齐苗壮只是第一步,真正决定产量和采收次数的关键是苗期后的管理。掌握这五个字诀窍,你的红菜苔也能一茬接一茬摘不完!
秋高气爽,正是播种芥菜的好时节。但你知道吗?种芥菜可不是随便撒籽就能丰收的,老农们传下的几个土方法,能让你的芥菜不烂根、猛长个,短短40天就能采收!
生菜种子在温度合适的情况下3~5天就可以出苗,但很多人却屡屡失败。其实,只要了解生菜的生长特性,避开几个常见误区,成功并不难。
秋风刚起,田里老王就操心一件事——油菜苗要是又长成“高脚大长腿”,今年吃油都得靠邻居拉扯了。有人说:“早点播种,省心!”老王拍桌子:“早了开花,产量没戏!”问三村五队,谁家油菜苗最壮?壮苗子咋培育,这年头可不是光靠蛮干得来的。壮苗到底是啥标准,时机选不准,肥施
今年学乖了,先给它“破壳”——两指一搓,硬壳裂口,像给它松了绑,再丢进30℃温水泡四小时,种子吸水胀得圆鼓鼓,像喝饱的胖娃娃。
白露节气一到,天气转凉,正是种植茴香的大好时机。茴香这家伙喜冷凉气候,在平均气温10~22℃条件下生长特别好。现在播种,正好赶上它生长的适宜温度,白天不高于25℃,夜间不低于10℃,这样长出来的茴香才苗壮味浓。